餐飲加盟創業:風險與機遇並存

瞭解餐飲加盟的風險與機遇

餐飲加盟是一種流行的創業方式,它將食品與商業結合在一起,提供給消費者更高品質、更方便和更多樣化的選擇。

但是,餐飲加盟創業並不是輕鬆的事情。在餐飲加盟創業中,風險與機遇並存,要想取得成功,需要有正確的思路和策略。

一方面,餐飲加盟創業具有很高的風險性。例如,新店鋪在開業之初,面臨著客源、口碑、銷售等問題。

如果管理不善,可能會導致餐飲加盟企業面臨虧損的風險。 另一方面,餐飲加盟創業也具有很高的機遇性。

加盟品牌通常已經經過市場驗證和品牌建設,提供給創業者完整的運營模式和支援,同時還具備品牌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。

以下是一個簡單的表格,用於對比餐飲加盟的市場競爭風險和法律風險:

風險類型 市場競爭風險 法律風險
風險細節 行業競爭激烈,容易受到同行業和其他行業的競爭影響。 餐飲加盟涉及到的法律和規定問題較多,如食品安全、環境保護、消費者保護等方面。
影響因素 競爭對手數量和水準,消費者需求和偏好,地理位置和環境因素等。 法規和政策變化、不遵守相關法規、環保和安全問題等。
可能的風險影響 新店鋪營業額和利潤下降,難以回收成本或盈利。 面臨各種罰款、投訴和訴訟等風險。
風險控制措施 選擇有特色、有競爭力的品牌和切入點,制定差異化的銷售策略。 遵守相關法規,定期進行安全、環保和衛生檢查,與律師或法務人員合作管理。

控制成本的建議

對於餐飲加盟創業者來說,控制成本是非常重要的。

下面是一些控制成本的建議:

1. 合理規劃開支:在開業前需要仔細規劃每個階段的開支,從人力成本、裝修費用到日常運營費用等方面全面考慮。

2. 降低原材料成本:合理選購、減少浪費、優化庫存管理等方式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。

3. 提高人效:優化員工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,可以減少人力成本和提高服務品質。

4. 加強管理和監控: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和監控機制,能夠有效避免損失和浪費。

如何選擇優秀的餐飲加盟項目?5個注意重點教你選對品牌

  1. 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:選擇一家有良好品牌聲譽的餐飲加盟項目,可以大大減少創業者的行銷成本和風險。
  2. 加盟成本和回報率:瞭解加盟項目的各種成本,如加盟費、保證金、裝修費等,以及項目預期回報率,有助於創業者做出明智的決策。
  3. 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和口感:美味、新鮮和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是吸引顧客的關鍵。選擇一家品質可靠的加盟項目,有助於創業者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求。
  4. 支援和服務:選擇一家提供全方位支援和服務的加盟專案,包括開店指導、培訓支持、行銷策略、技術支持等,可以幫助創業者更快地適應市場並取得成功。
  5. 市場前景和趨勢:瞭解市場發展趨勢和行業前景,有助於創業者在選擇加盟項目時更有遠見和戰略性。在市場需求潛力大的行業選擇加盟項目,有助於創業者更好地抓住商機。

《餐飲加盟黃金方程式》告訴你如何成功找到精準加盟主!

知名加盟顧問王明杰先生將會無私分享許多加盟創業成功的方程式,讓加盟主更有信心參加講座。

在這堂課程中,我們會分享認證餐飲品牌如何行銷招商,找到精準加盟主。此課程已經認證了九家總店,他們的成功故事將會無私地分享給您。

此外,我們將會教授您以下三件事情,以及相關的推廣策略:

  1. 引流方法:找到大量高品質加盟主,讓您不再困擾於資金問題。
  2. 強力信任:包裝總店三大方法,讓加盟主愛上您。
  3. 快速成交:讓加盟主無法拒絕成交方法(加盟策略)。

此外,我們還會額外贈送價值超過十萬的分享內容,包括總店獲利分析表、粉專線上招商行銷+直播行銷套路SOP等等。您將學到很多有價值的內容,讓您的加盟店更加成功。

王顧問擁有20年以上的擴店經驗,並且在餐飲加盟行業擁有廣泛的經驗和知識。他擁有經營、管理、財務、資訊完整學經歷,從1家店到千家店,營業額從$0到10億。

他已經成功地協助南部知名

O南部知名碳XX里總顧問

O7-XX中區區顧問

O燦X 3C

O家X福等品牌進行擴展。

他的經驗分享絕對讓您不虛此行,讓您學到實用的技巧,讓您在餐飲加盟行業更加成功。

我們嚴格篩選總部,確保每個加盟商都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利潤,並提供完善的加盟制度和認證,讓大家可以安心地投資並發展事業💰。 ​

領先業界的招商策略和對行業發展的高度關注,將為我們未來的事業成功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。

連鎖加盟顧問王明杰品牌的持續發展,為廣大加盟主們提供更多優質總店選擇👍

​ 如果你也對加入認證總店有疑問,歡迎向我們提出,我們會為您提供最優質的諮詢服務😄。

此課程包含線上推廣和線下加盟展的經驗分享,您將學到的內容將會幫助您在餐飲加盟行業更加成功,讓您事半功倍。

不要錯過這次難得的機會,現在就加入我們的餐飲加盟課程,開啟您的成功之旅吧!

底下是相關聯絡方式,可以擇一了解更多細節:

 

今年加盟展上的相關品牌

研果室 yanguolab餐飲加盟,御私藏 Cozy Tea Loft創業加盟,紅茶媽媽加盟品牌,發發牧場加盟總部,茶聚加盟商機,COMEBUY加盟模式,植作茶 ZHI ZUO CHA加盟合約,默沫 手作飲品加盟費用,醋頭家加盟資訊,馬祖奶茶加盟評價,顏太煮奶茶加盟流程,KASGO經典紅茶加盟成功案例,夏果子 派對系鮮果飲品加盟優惠,大諾亞飲品 BigNoah加盟協助,圈圈微森加盟專區,嗜時候 CAN'T HELP加盟須知,卿茶加盟網站,日出客棧加盟展,茶水印 海內外展店創業 加盟招募中加盟推廣,一鬥棧 果汁飲品加盟店鋪,TrueWin初韻 好韻茶加盟加速器,尼渴紅茶加盟資訊網,楓茶記 港式經典冰火菠蘿油加盟店面,黛黛茶加盟行銷,甘乃滴冷泡飲加盟諮詢,鮮茶道加盟店招募,俏Ciao加盟計劃,十二韻加盟服務,上宇林加盟平臺,一縷糖 熟成紅茶加盟品牌推薦,冰封仙果 ICE UNA 雪怪雪花冰加盟商,洪媽珍圓加盟條件,花現愛 花式造型棉花糖加盟政策,荖藤咖啡 Old rattan coffee加盟優勢,小雞吃蛋糕 -雞蛋糕x泰式奶茶加盟合作,彩菓燒 城市紅茶加盟合作方式,漫步藍咖啡 Ramble cafe加盟店經營,咖啡伴Caffebene 韓國咖啡連鎖加盟市場分析,慕豆花加盟業績,比利時列日鬆餅 下午茶餐飲加盟推薦加盟招商,BELLA甜品專賣加盟招募計畫,季洋咖啡加盟代理,一分錢一分貨 車輪餅加盟開店,18%雞蛋糕加盟選擇

其他熱門新知01

王充閭:靈魂的拷問  題記  我喜歡踏尋古跡。定居沈陽二十多年,凡是在歷史上有點名堂的地方,幾乎我都到過;唯獨龍王廟的遺址至今還不知其確切所在。翻遍了各種書,也問過許多人,最后還是茫然不曉。這也難怪,因為它原本是清代初年布滿盛京的幾百座廟宇中最普通的一座,而且,可能坐落在城外的渾河岸邊,料想也是非常簡陋的。只是由于一位名人在里面寄宿過很長一段時間,才使它與眾有所不同,在史書上留下了名字。  我說的這個人名叫陳夢雷。他是有清一代赫赫有名的大學者,康熙年間的翰林院編修,編纂過著名的典籍《古今圖書集成》。在一次突發事件中,陳夢雷被他的“知心朋友”李光地出賣了,結果,人家吞功邀寵,步步蓮花,享不盡的榮華富貴;而他卻險些腦袋搬了家,后來虧得同僚說情,圣上開恩,被判作戴罪流放,流落到此間給一戶披甲的滿族之家當奴隸,干苦力。  提起這類背信棄義,賣友求榮的勾當,心里總是覺得十分沉重,郁悶雜著苦澀,很不是滋味。看來,它同嫉妒、貪婪、欺詐、陰險一樣,都屬于人性中惡的一面,即便算不上常見病、多發病,恐怕也將伴隨著人類的存在而世代傳承,綿延不絕。“啊,朋友!這世界上本來就沒有朋友。”亞里士多德的這番話,未免失之過激,但它肯定植根于切身的生命感受,實為傷心悟道之言。  遠的不去說它,只就我們這輩人的有限經歷來講,大概很多人對于過去一些政治運動中的投機、誣陷、傾軋,直至出賣朋友的行徑,都不會感到生疏。而當這種種惡行發生于那種“政治異化”過程中,則更是花樣翻新,變本加厲。有些人竟然以革命的名義,在“打倒走資派”、“批斗資產階級學術權威”、“橫掃一切牛鬼蛇神”的堂堂正正的旗幟下,有組織有領導地大張旗鼓地公開進行。在這種情勢下,那些充滿個人的無助感、卑微感、絕望感的受害者,迫于當時的強大攻勢,不大可能進行絕交、申討之類的直接對抗。加之在所謂“群體性的歷史災難”中,個人的卑劣人性往往被“時代悲劇”、“體制缺陷”等重重迷霧遮掩起來,致使大多數人更多地著眼于社會環境因素,而輕忽了、淡化了個人應負的道義責任。充其量,止于就事論事,辨明是非,而很少有人能夠燭隱抉微,透過具體事件去進行心靈的探察,靈魂的拷問。  世事駁雜,人生多故,我們究竟應當如何面對這類問題?輕輕地放過,固然不可取,但簡單的牙眼相還,睚眥必報,也只是一時痛快而已。我以為,不妨參照陳夢雷的做法,堅定地守護著思想者的權利,在痛定思痛,全面披露事實真相的同時,能夠深入到心靈的底層,從人性的層面上,揭示那班深文周納、陷人于罪者居心之陰險,手段之齷齪,靈魂的丑惡。這樣,不僅有功于世道人心,為后來者提供一些寶貴的人生教訓;而且,可以凈化靈魂,警戒來者,防止類似的人間悲劇重演。  從這個意義上說,今天我們拂去歲月的埃塵,翻開三百多年前的史頁,舊案重溫,再現陳夢雷上當受騙,沉冤難雪,終于痛寫《絕交書》,使真相大白于天下的血淚交進的歷程,確是不無教益的。  難友  陳夢雷出身于一個富有文化教養的詩書門第,父親教子有方,管束極嚴,在他的身上傾注了全部心血。因而,他得以年少登科,剛剛十二歲就入泮成了秀才;八年后參加鄉試中了舉人;又過了一年便高中庚戌科的二甲進士,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,不久即授翰林院編修。真是春風得意,平步青云。康熙十二年,由于母親在京師不服水土,他臨時請假護送南歸,返回原籍福建侯官(福州),從而結束了三載安富尊榮的京宦生涯。這一年剛剛二十五歲。他萬萬沒有想到,此番南下竟成了他“運交華蓋”的人生轉折點。可憐一枕還鄉夢,斷送功名到白頭!  陳夢雷回到家鄉不久,就趕上了“三藩之亂”爆發,靖南王耿精忠擁兵自重,據閩叛清,一時間鬧得人心浮蕩,滿城風雨。為了網羅名士,壯大聲威,硬逼著陳夢雷改換門庭,出任偽翰林院編修,由于本人拒不接受,而降授為戶部員外。陳夢雷無奈,便披緇削發,躲進了僧寺,托病不出。叛軍還是不依不饒,三天兩頭地催逼就道,他脫身無計,只好虛與委蛇,準備尋覓機會一走了之。  就在這時,與他同為福建鄉親,同年考中二甲進士,同為翰林院編修,而且有很深交情的李光地,也因為探親返回了家鄉。由于李光地是著名的理學家,在當地名氣很大,耿精忠想要借助他的聲望招搖作勢,便派人到他的安溪故里,召他出仕。他趁著耿精忠親自接見的機會,悄悄來到了侯官,暗地里與陳夢雷會面。兩個知心朋友好久沒在一起談心了,而今難里重逢,自有訴不盡的衷腸,說不完的款曲,足足傾談了三個晚上,內容主要是圍繞著如何對待面臨的艱危形勢,籌謀應付叛軍的對策。  他們考慮到,陳夢雷已經陷身羅網,輕易脫不了身,只好因勢乘便,暫時留下來出面周旋,同時做一些了解內情、瓦解士心的工作,待討耿清軍一到,便做好內應,以應時變;而尚未出任偽職的李光地,則趕緊藏匿起來,并且盡快逃離福建,然后設法與朝廷取得聯系,密報耿軍實情,剖白兩個落難臣子的耿耿忠心。  握別時,陳夢雷激動不已,當即向李光地誓約:他日如能幸見天日,那時我們當互以節操鑒證;倘若時命相左,未能得償夙愿,后死者也當會通過文字來展示實情,使天下后世知道,大清國養士三十余年,在海濱萬里之遙的八閩大地,還有一兩個矢志守節的孤臣,死且不朽。李光地聽了這番情辭懇切的內心剖白,頗有一番感慨,在點頭稱許之余,趁便向陳夢雷提出代為照料家中百口的要求,并囑咐他安心在這里留守:“光復之日,汝之事全部包在我的身上。”  這樣,李光地便放下心來,返回安溪,然后遁跡深山,籌措出逃之計。由于此間遠離侯官六百余里,消息十分閉塞,為了更多地掌握耿軍內情,了解其發展態勢,他又幾次派人專門到陳夢雷那里去打探虛實,進一步摸清底細,以便北上之后,向朝廷進獻討逆破敵之策。  過了不多日子,李光地就順利出逃了。在陳夢雷的多方周旋下,叛軍對李潛逃一事沒有加以深究,其家口也賴以保證了安全。這壁廂的陳夢雷,身處叛軍之中,如坐針氈,度日如年,日夜翹首北望,企盼著摯友有信息傳來;那壁廂的李光地,脫開虎口之后,則鴻飛冥冥,杳無蹤影,再也沒有只言片紙告慰別情。原來,他已經把由陳夢雷提供的耿軍內情和行陣虛實全部整理成文字,用蠟丸封好,作為密疏上報給朝廷,并提出建議:南下清軍應以急攻為主,不宜遷延歲月,以免日久生變。而密疏上卻只署了自己的名字,絲毫沒有提及陳夢雷曾經參與其事。康熙皇帝得報,如獲至寶,真是“欲渡河而船來”,立刻將它遍示群臣,同時命令兵部抄寄前方,使將帥知之,采取相應的對策。康熙帝滿口稱贊李光地:“真忠臣也!”很快就加以厚賞重用,超授李光地為侍講學士。  康熙十六年,清軍收復福建,叛將耿精忠率眾投降。這時,李光地又以平叛功臣和接收大員的姿態再次蒞臨福建,聲威赫赫地出現在侯官衙署。在接見陳夢雷的時候,親口告訴他:“你做了大量盡忠報國的事情,不是一樣兩樣,吾當一一地向皇帝稟告。”并且題詩相贈,有“李陵不負漢,梁公亦反周”之句,贊揚他身在偽朝,不忘邦國,像投降匈奴的李陵、身仕北周的梁士彥那樣,能夠苦心孤詣,勤勞王室。一番經過刻意構思、措辭美妙的甘言旨語,說得滿腦袋書呆子氣的陳夢雷,像是泡在蜜糖罐里,身心舒坦地回到了家里,靜候著回黃轉綠、苦盡甘來的佳音。每天每日,他都可憐巴巴地向往著:朝廷如何重新啟用他,給他以超格的獎掖;縱不能如此,退出一萬步去,圣上也必能體察孤臣孽子在極端困苦處境中的忠貞不渝的苦心。  萁豆相煎  有道是:無巧不成書。也是合該著陳夢雷倒霉晦氣,“福建之亂”中偏偏有一個叫做陳防的人主動投靠了耿精忠的叛軍,并被授為翰林院大學士,由于他們同姓,又同在叛軍中供職,結果,京師中就把這個人誤傳為陳夢雷。為此,他受到了刑部的傳訊。緊接著,收降的叛軍里又有人舉報陳夢雷曾經參與倡亂。這樣,刑部便以“從逆”的罪名逮他入獄。陳夢雷萬萬沒有料到會有這一遭兒——靖逆的功臣沒有當上,反倒成了禍患不測的階下囚,正是“有懷莫剖,負謗難明”。  當然,盡管他的深心里非常痛苦,但還抱有足夠的希望:一是他認為康熙皇帝洞悉其中內情,最后總會公正、客觀地對待他(他滿以為李光地已經如實上報了);二是身為朝廷命官、皇帝寵臣,又對事實真相一清二楚的李光地,更會不忘前情,踐履舊約,鼎力加以營救。可是,他哪里知道,事實恰好相反,那個滿口應承必定予以厚報的李大老爺,早把這個昔日的“知心朋友”、患難中的救命恩人丟在了九霄云外。對于面臨滅頂之災的陳夢雷,不但避之唯恐不遠,未置片言只語以相救援,反而在其著述中,借著敘述當年在福建的那段遭遇,把陳夢雷寫成甘心事敵還不算,并且企圖陷害朋友于不義,要把他也拉下水,用以表白自己的立場堅定,旗幟鮮明。這么一“撇清兒”不打緊,可就把陳夢雷送上了絕路——進一步坐實了他的“從逆”罪證,使之成為一樁鐵案,結果是以死刑論斬。而最后拍板敲定這個死刑案的,恰恰是康熙皇帝。  對于完全出于無奈,被迫就任偽職的陳夢雷——且不說在被拘中他還有立功表現——科以如此重刑,許多與此事毫無瓜葛的局外人,都覺得量刑過于酷峻,未免有失公允;尤其為李光地的背信棄義、賣友求榮深致憤慨,因而明里暗里站在陳夢雷一邊,幫助他說了一些好話。與李光地同為侍講學士的徐乾學,出于憐才惜士之殷,勸說李光地應恪盡朋友情誼,勇于出面,上疏營救,不要坐視不顧。而李光地卻以“恐怕無濟于事”為辭加以推脫。在徐乾學一再催促之下,才勉強答應以他的名義上疏,但呈文要由徐乾學來代擬。與此同時,明珠太傅也上殿說情,奏請康熙皇帝從寬發落。最后總算免除了一死,把陳夢雷流放到盛京,給披甲的滿洲主子為奴。李光地則在紫禁城里獨享富貴,穩做高官,聲望日隆;視陳夢雷如同陌路之人,未曾有過片紙通問,什么往日的深恩,當面的承諾,早已淡忘如遺。  對于陳夢雷來說,這場奇災慘禍如果也還有什么裨益的話,那就是從中認識到仕途的險惡、人事的乖張,也擦亮了眼睛,看清了所謂“知心朋友”的真面目。他是一個心實性善的厚道人,雖說通今博古,滿腹經綸,卻未免過分迂闊,帶有濃重的書生氣。他真正識破李光地的心術與心跡,是經歷了一個曲折而長期的過程的。當他開始得知李光地并沒有在蠟丸中如實披露事實真相時,雖然有些震驚,深感失望,但還覺得情有可原,李光地有其難言之隱,主要是為了回護自己,洗清干系,以免橫生枝節;當時他絕沒有料到,李光地竟會趁機傾陷,落井下石,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已。后來,隨著事態的發展,一樁樁一件件令人心膽俱寒的事實亮了出來,才完全暴露出李某人的嘴臉,這使他痛苦到了極點,也痛恨到了極點,正所謂“不救之失小,而下石之恨深”。  他長時期沉浸在極度苦悶之中,有時甚至不想再活下去。平素他是最尊崇孔圣人的,懂得“仁者不憂,智者不惑,勇者不懼”的道理;他也十分欣賞莊子,對于《南華經》中所倡導的心齋、坐忘的超人境界,“安時而處順,哀樂不能入”的人生理念,從小就諳熟于心,而且經常說給別人聽,講得頭頭是道;可是,真正臨到了自己頭上,卻無論如何也修煉不到那種火候。他曾經幻想過,哪一天喝上一杯“孟婆茶”,或者飽飲一頓“忘川水”,把過往的一切憤懣、憂煩、傷心、氣惱,統統地丟到耳旁脖子后去;也曾想,學學那位華山道士陳摶老祖,連續睡上一百天,架構一場“夢里乾坤”,換來一個全新的自我;可是,一切都是徒勞,不要說沉沉地睡上一百天,就連一個晚上也未曾安眠過。那噩夢般的前塵往事,無日無夜不在糾纏著他,困擾著他,直弄得他“千辛百折,寢食不寧”。  經年的困頓已經習慣了,沉重的苦役也可以承擔,包括他人的冷眼、漠視統統都不在話下,唯獨“知心朋友”的恩將仇報,背信棄義,是萬萬難以忍受的。如果說,友誼是痛苦的舒緩劑,哀傷的消解散,沉重壓力的疏泄口,災難到來時的庇護所;那么,對友誼的背叛與出賣,則無異于災難、重壓、痛苦的集束彈、充氣閥和加油泵,已經膨脹到極點了,憋悶使他片刻也難以忍受;如果不馬上噴發出來,他覺得胸膛就會窒息,或者炸開。因而,在戴罪流放的次年秋天,他滿懷著強烈的憤慨,抱病揮毫,寫下了一紙飽含著血淚的《絕交書》。  拷問(之一)  《絕交書》全文四千余言,大體上包括四層內容:開頭以少量文字交代寫作意圖;接著敘述他和李光地面對叛軍逼迫,籌謀對策的原委;三、四部分揭露李光地背信吞功、賣友求榮的事實真相,并對此予以痛切的譴責,進行靈魂的拷問,為全文的重心所在。下面,摘要引述《絕交書》中的部分內容:  自不孝(陳夢雷自稱)定案之后,游歷寒暑,年兄(指李光地)遂無一介,復通音問,其視不孝不啻握粟呼雞,檻羊哺虎,既入坑阱,不獨心意不屬,抑且舞蹈漸形。蓋從前牢籠排擠之大力深心,至是而高枕矣。  然奏請者有人,援引釋放之例者有人。年兄此時身近綸扉,縮頸屏息,噤不出一語,遂使圣主高厚之恩,僅就免死減等之例,使不孝身淪廝養,跡遠邊庭。  老母見背,不能奔喪;老父倚閭,不能歸養。而此時年兄晏然擁從嗚騶,高談闊步,未知對子弟何以為辭?見仆妾何以為容?坐立起臥,俯仰自念,果何以為心耶?  夫忘德不酬,視危不救,鄙士類然,無足深責;乃若悔從前之妄,護已往之尤,忌共事之分功,肆下石以滅口,君子可逝不可陷,其誰能堪此也?  ……  向使與年兄非同年、同里、同官,議論不相投,性情不相信,未必決裂至此!  回思十載襟期,恍如下夢,人生不幸,寧有是哉?  引文的大致意思是:  自從我罪案判定之后,已經過去一年多的時間,你老兄連一封書信也沒有寄過,再也不復過問,看來我在你的心目中是沒有絲毫地位的,簡直如同手里抓著一把米就可以隨意吆喝的小雞,如同圈里的隨時準備飼虎的綿羊。既然我已經落入陷阱一般,系身牢獄,你不但完全不把我放在心上,而且,高興得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如果說,從前你還有所顧忌的話,那么,到了現在,過去對我進行牢籠、排擠的大力深心,就完全放了下來,高枕無憂了。  案發之后,許多人都對我表示同情,給予關照,有的給皇帝上疏,奏請圣上法外施恩;有的援引已往的成例,要求將我無罪開釋。那么,此時正飛黃騰達、身近內閣(明清時宰輔所在之處為“綸扉”)的你老兄又是怎么做的呢?你在一旁縮著脖子,屏住氣息,噤若寒蟬,不發一語。致使圣上雖然施恩高厚,也僅僅依照罪行減等之例,免除了我的一死,結果造成我淪為卑賤的奴隸,流放到遼遠的邊庭。老母去世,我不能前往奔喪;年邁的父親整天地倚門佇望,我也未能歸養。而你老兄,此時卻晏然處之,心安理得,出行時,騎卒傳呼喝道,前呼后擁,坐下來,高談闊論,意氣揚揚。我不知道,對于了解情況的子弟們,你將用什么言辭來交代?見到仆從和妻妾們,怎么去雕琢粉飾?行走坐臥,輾轉思量,如何才能安頓下這顆心來?  那種知恩不報,見危不救的行為,如果發生在鄙陋不堪的俗人身上,固然不足加以深深的責備,而你身為堂堂的理學名臣、一代道德冠冕,竟然這樣掩飾自己從前的過失,不僅獨吞兩人合作共事所獲得的成果,而且心懷嫉恨,暗中落井下石,企圖滅口銷贓。士可殺不可辱,可以從容面對死亡,卻絕不能忍受這種無端的傾陷。  ……  我也曾想過,如果我們不是同年登第、同鄉,又同在翰林院供職,如果相互間素無情誼,沒有共同語言,性情也不投合,彼此不相信任,今天大概也不至于決裂到這種程度。你的所作所為實在太令人痛心疾首了!回想我們十載交情,相互期許,于今恍如一場夢境,全部化作虛無。人生難道還有比這更不幸的嗎?  作者是清代的學問大家、文章巨匠,《絕交書》寫得聲淚交進,震撼心扉;即事論理,層層剖斷,極富說服力、感染力;而且,在敘述策略上也十分考究:他考慮到此文必將流布天下,并能上達宸聽,因此,充分利用“哀兵必勝”的心理,采取“綿里藏針”的手法,以爭得廣泛的同情,占據主動地位。當然,也和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素來講究“交絕不出惡聲”的傳統禮儀有關。就是說,不到萬不得已,不肯撕破臉皮,把朋友間的齟齬徹底張揚出去;即使公開決裂了,也還要講究說話的方式方法。  晉代的嵇康寫過一篇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,這在文學史上是赫赫有名的。山濤,字巨源,原本“竹林七賢”之一,后來喪失操守,投靠司馬昭當了選曹郎,他在調升散騎常侍以后,想舉薦嵇康來充任這一職務。當時,司馬氏篡魏自立之勢已成,嵇康在政治上與之處于對立地位。山濤卻要舉以自代,拉著他一同下水,在嵇康看來,這是對他的人格的蔑視與污辱。于是,投書加以拒絕,并斷然與之絕交。  而陳夢雷的這份《絕交書》,則著眼于剖白蠟丸密疏真相,徹底揭露李光地“面諾背違,下石飛矢”的偽君子面孔。這對于滿口仁義道德、孝悌忠恕,以“理學名臣”彰聞于世的李光地來說,無疑是致命的一擊。  因此,一當《絕交書》面世,李光地便立刻授意子弟,組織人四處查收、銷毀。然而,效果不佳,反倒欲蓋彌彰,流傳更為廣遠,直至“分贈諸師友,轉相抄誦,而使萬人嘆賞”了。以不畏權勢名重當時的黃叔威,有一篇評論頗具代表性。他說:《絕交書》“前面多少含忍,后面則痛心已極,無復可奈。不知是淚是血,是筆是墨?其文氣一往奔注,有怒浪翻空,疾雷破柱之勢。”贊揚陳夢雷“慷慨激烈之氣,可以貫金石動鬼神”;“后死有人,當不令如此大節,遺落天壤也”。反過來,對于李光地則痛加鞭撻,竟至呼出:“噫!安得立請上方斬馬劍,一取此輩頭乎!”  拷問(之二)  看到這里,我想,讀者一定會循著《絕交書》中質問的“何以為辭”、“何以為容”、“何以為心”的線索,提出一系列的問題,比如,李光地如此喪心昧良,難道他就沒有絲毫顧忌嗎?  “首先,他將如何面對陳夢雷這個過去的‘知心朋友’?”  其實,對付的辦法說來也很簡單。當陳夢雷對面責問時,他只是“唯唯而已”。這樣一來,你也就拿他沒有辦法。在“當紅大佬”李光地的心目中,陳夢雷,一個永無翻身之望的戴罪流人,不知哪一天就將填尸溝壑,即使勉強得以茍延殘喘,也是“有若無,實若虛”也,“不啻握粟呼雞,檻羊哺虎”,是可以隨意擺布,甚至完全否定他的存在,連正眼都無須一瞬的。  “那么,作為著名的理學家,孔圣人的后學嫡傳,二程、朱熹的忠實信徒,他總該記得孔夫子的箴言:‘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’,不能什么也不怕吧?他總該記得曾子的訓導:‘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’他在清夜無眠之時,總該捫心自問:為人處世是否于理有虧,能否對得起天地良心吧?難道他就不怕良心責備嗎?”  “三畏”、“三省”的修養功夫,孔、孟、顏、曾提出的當日,也許是準備認真施行的;而當到了后世的理學家手里,便成了傳道的教條,專門用以勸誡他人,自己卻無須踐行了。他們向來都是戴有多副人格面具,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。至于所謂“良心責備”,那就只有天公地母知道了,于人事何干?你同這類人講什么“天地良心”,縱不是與虎謀皮,也無異于夏蟲語冰、對牛彈琴了。  “那么,是非自有公論,公道自在人心。你李光地可以不在乎陳夢雷,也可以不去管什么“天地良心”,難道就不怕社會輿論、身后公論嗎?  那他也自有應對的辦法——反正是“死豬不怕開水燙”。厚起臉皮來,笑罵由人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。有道是:“身后是非誰管得”?“青史憑誰定是非”?  “私誼、公論全不在乎,身后是非也盡可拋開不管,對付這樣的人也真是毫無辦法。不過,能夠直接決定他的命運的康熙皇帝怎么看他,那他還得認真考慮吧?康熙老佛爺可是眼睛里揉不進沙子的。”  康熙皇帝精于世事,這不假,但他也要分別情況。對于這類“狗咬狗”的瑣事,他老人家才不會作興去管哩!在這個雄鷙、精明的最高封建統治者眼里,漢族官員都是一些奴才胚子,一些只供驅使的有聲玩具,是無所謂“義”,無所謂“德”的。恨不得他們一個個斗得像烏眼雞似的才好哩!互相攻訐,彼此監控,那就更容易加以駕馭、鉗制了。  本來,對于李光地的心術、品行,萬歲爺也好,一般僚屬也好,上上下下都看得十分清楚,“若犀燃鏡照而無遁形”。全祖望說得更是直截了當:“榕村(李光地號)大節,為當時所共指,萬無可逃者”。可是,由于皇帝的百般回護,盡管告訐、揭發者不乏其人,他還是仕途順暢,一路綠燈,后來以七十七歲高齡卒于任所。康熙帝深情悼惜,無限感傷地說:“知之最真無有如朕者,知朕者也無有過于李光地者。”雍正帝對他也十分賞識,即位之前即曾親筆賜贈“昌時柱石”的匾額,表彰李光地的勞績;登基后,在日理萬機的劬勞之余,還記懷著已經作古多年的李光地,特予追贈太子太傅,并恩準其入祀賢良祠。  原來,在這些封建帝王腦子里,社會倫理學是服從于現實政治需要的。他們所關心的是,你是否效忠于朕躬本身,是否效忠于大清王朝,你為捍衛“家天下”的帝統和鞏固皇權做出過什么貢獻,是否算得上一個夠格的忠順奴才。在這方面,應該承認,李光地是無可挑剔的。連陳夢雷都曾對康熙帝說過:李光地雖然愧負友人,但“千般萬般,要說他負皇上卻沒有”。對于李光地來說,只這一句話就夠了,等于加上了千保險、萬保險。這也就無怪乎康熙皇帝對這位“真忠臣也”,恩波浩蕩,褒賞有加了。從這兒也可以看出陳夢雷的忠厚而憨直的書生本色。這樣的“直巴頭”來和八竅玲瓏、鬼精鬼詐的李光地過招兒,自然是“孔夫子搬家——凈是書(輸)了”!你看人家李光地怎么說他:“自甘從逆”,“辜負皇恩”。專揀要害的地方叼,用語不多,卻字字著硬。  不算結尾  西哲“讀史使人明智”的說法,無疑是正確的。不過,我覺得,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視角來切入。讀史,也是一種今人與古人的靈魂的撞擊,心靈的對接。俗話說,“看三國掉眼淚——替古人擔憂”。這種“替古人擔憂”,其實正是讀者的一種積極參與和介入,而并非以一(www.lz13.cn)個冷眼旁觀者的姿態出現。它既是今人對于古人的叩訪,審視,駁詰,清算,反過來也是逝者對于現今還活著的人的靈魂的拷問,拉著他們站在歷史這面鏡子前照鑒各自的面目。在這種重新演繹人生的心路歷程中,只要每個讀者都能做到不僅用大腦,而且還能用心靈,切實深入到人性的深處,靈魂的底層,滲透進生命的體悟,那么,恐怕就不會感到那么超脫,那么自在,那么輕松了。   王充閭作品集_王充閭散文集 梁遇春作品_梁遇春散文集 馮雪峰作品集_馮雪峰散文詩集分頁:123

其他熱門新知02

馮驥才:永恒的敵人  ——古埃及文化隨想  我面對著雄偉浩瀚、不可思議的金字塔,心里的問號不是這二百三十萬塊巨石怎樣堆砌上去的,也沒有想到天外來客,而是奇怪這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筑竟是一座墳墓!  當代人的生命觀變得似乎豁達了。他們在遺囑中表明,死后要將骨灰揚棄到山川湖海,或者做一次植樹葬,將屬于自己最后的生命物質,變為一叢鮮亮的綠色奉獻給永別的世界。當天文學家的望遠鏡把一個個被神話包裹的星球看得清清楚楚,古遠天國的夢便讓位于世人的現實享受。人們愈來愈把生命看做一個短暫的興滅過程。于是,物質化的享樂主義便成了一種新宗教。與其空空地企望再生,不如盡享此生此世的飲食男女。誰還會巴望死亡的后邊出現奇跡?墳墓僅僅是一個句號而已。人類永遠不會再造一個金字塔吧。  但是,不論你是一個怎樣堅定的享樂主義者,抑或一個無神論者和唯物主義者,當你仰望那頂端參與著天空活動的、石山一般的金字塔時,你還是被他們建造的這座人類史上最大的墳墓所震撼——不僅由于那種精神的莊嚴,那種信仰的單純,更重要的是那種神話一般死的概念和對死的無比神圣的態度與方式。  古埃及把死當做由此生度到來世的橋梁,或是一條神秘的通道。不要責怪古埃及人的幼稚與荒唐,在曠遠的四千五百年前,誰會告訴他們生命真正的含義?再說,誰又能告訴我們四千五百年后,人類將怎樣發現并重新解釋生與死的關系,是不是依舊把它們作為悲劇性的對立?是不是反而會回到古埃及永生的快樂天國中去?  空氣燃燒時,原來火焰是透明的。我整個身體就在這晃動的火焰里灼烤,大太陽通過沙漠向我傳達了它的凜然之威;盡管戴著深色墨鏡,強光照耀下的石山沙海依然白得扎眼;我身上背著的礦泉瓶里的水已經熱得冒泡兒了,奇怪的是,瓶蓋擰得很嚴,怎么會蒸發掉半瓶?盡管如此,我來意無悔,踩著火燙的沙礫,一步步走進埋葬著數千年前六十四個法老的國王谷。  鉆進一個個長長的墓道,深入四壁皆畫及象形文字的墓室,才明白古埃及人對死亡的頂禮膜拜和無限崇仰;一切世間夢想都在這里可聞可見,一切神明都在這里迷人地出現。人類藝術的最初時期總與理想相伴,而古埃及的理想則更多依存于死亡。古埃及的藝術也無處不與死亡密切相關。他們的藝術不是張揚生的輝煌,而是渲染死的不朽。一時你卻弄不清他們贊美還是恐懼死亡?  他們相信只要保存遺體的完好,死者便依然如同在世那樣生活,甚至再生。木乃伊防腐技術的成功,便是這種信念使然。沉重的石棺、甬道中防盜的陷阱、假門和迷宮般的結構,都是為遺體——這生命載體完美無缺地永世長存。按照古埃及人的說法,世間的住宅不過是旅店,墳墓才是永久的居室;金字塔的龐大與堅固正是為了把這種奇想變成驚人的現實。至于陪葬的享樂器具和金銀財寶,無非使法老們死后的生活一如在世。那么這一切到底是為了裝飾著死,還是創造一種人間從未發生過的奇跡——再生和永生?  即使是遠古人,面對著呼吸停止、身軀僵硬的可怕的尸體,都會感到生死分明。但是在思想方法上,他們還是要極力模糊生死之間的界限。古埃及把法老看做在世的神,混淆了人與神的概念;中國人則在人與神之間別開生面地創造一個仙。仙是半神半人,亦人亦神。在中國人的詞典里,既有仙人,也有神仙。人是有限的,必死無疑;神是無限的,長生不死。模糊了神與人、生與死的界限,也就逾越死亡,進入永生。  永生,就是生命之永恒。這是整個人類與生俱來最本能、也最壯麗的向往。  從南美熱帶雨林中瑪雅人建造的平頂金字塔、到中國西安那些匪夷莫思的浩蕩的皇家陵墓、再到邁錫尼豪華絕世的墓室,我們發現人類這樣做從來不只是祭奠亡靈,高唱哀歌,而是透過這死的滅絕向永生發出竭盡全力的呼喚。  死的反面是生,死的正面也是生。  遠古人的陵墓都是用石頭造的。石頭堅固,能夠耐久,也象征永存。然而四千五百年過去了,阿布辛比勒宏偉的神像已被風沙傾覆;尼羅河兩岸大大小小幾乎所有的金字塔,都被竊賊掏空。曾經秘密地深藏在國王谷荒山里的法老墓,除去幸存的阿蒙墓外,一個個全被盜掘得一無所有。沒有一個木乃伊復活過來,卻有數不盡的木乃伊成為古董販子們手里發財的王牌。不用說木乃伊終會腐爛,古埃及人決不會想到,到頭來那些建造墳墓的石頭也會朽爛。在毒日當頭的肆虐下,國王谷的石山已經退化成橙黃色的茫茫沙丘;金字塔上的石頭一塊塊往下滾落;斯芬克斯被風化得面目全非,眼看要復原成未雕刻時那塊頑石。如果這些石頭沒有古埃及人的人文痕跡,我們不會知道石頭竟然也熬不過幾千年。這叫我想起中國人的一句成語:海枯石爛。站在今天回過頭去,古埃及人那永生的信念,早已成為人類童年的一廂情愿的癡想。  世界上最古老的神廟——盧克索神廟和卡納克神廟,已經坍塌成一片傾毀的巨石。在盧克索神廟的西墻外,兀自豎立一雙用淡紅色花崗巖雕成的極大的腳,膝蓋以上是齊刷刷的斷痕,巨大的石人已經不見了。他在哪里,誰人知曉?這樣一個堅不可摧的巨像,究竟什么力量能擊毀并把它消匿于無?而躺在開羅附近孟斐斯村地上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幾十米的石像,卻獨獨失去雙腳。他那無以倫比的巨腳呢?我盯著拉美西斯二世比一間屋子還大的修長光潔的臉,等待回答。他卻毫無表情,只有一種木訥和茫然,因為他失去的有比這雙腳更致命的東西便是:永恒。  永恒的敵人是什么?它并不是摧殘、破壞、寇亂、竊盜、消磨、腐爛、散失和死亡。永恒的敵人是時間。當然,永恒的載體也是時間,可是時間不會無止無休地載運任何事物。時間的來去全是空的。在它的車廂里,上上下下都是一時的光彩和瞬息的強大。時間不會把任何事物變得永恒不滅,只能把一切都變得愈來愈短暫有限和微不足道。可是古埃及人早早就知道怎樣對抗這有限和短暫了。  當我再次面對著吉薩(www.lz13.cn)大金字塔,我更強烈地被它所震撼。我明白了,這埋葬法老的人類最偉大的建筑,并非死亡象征,乃是生之崇拜,生之渴望,生之欲求。  金字塔是全人類的最神圣的生命圖騰!  想到這里,我們真是充滿了激情。也許現代人過于自信現階段的科學對生命那種單一的物質化的解釋,才導致人們沉溺于浮光掠影般的現實享樂。有時,我們往往不如遠古的人,雖然愚頑,卻憑直覺,直率又固執地表現生命最本能的欲望。一切生命的本質,都是頑強追求存在,以及永存。藝術家終生鍥而不舍的追求,不正是為了他所創造的藝術生命傳之久長嗎?由于人類知道死亡的不可抗拒,才把一切力量都最大極限地集中在死亡上。只有穿過死亡,才能永生。那么人類所需要的,不僅是能力和智慧,更是燃燒著的精神與無比瑰麗的想象!仰望著金字塔尖頭脫落而光禿禿的頂部,我被深深感動著。古埃及人雖然沒有跨過死亡,沒有使木乃伊再生,但他們的精神已然超越了過去。  永恒沒有終極,只有它燦爛和轟鳴著的過程。  正是由于人類一直與自己的局限斗爭,它才充滿活力和不斷進步。   馮驥才作品_趙麗宏散文集 馮驥才:時光 馮驥才:張大力分頁:123

JEFF0111CEV56153VERV


樹蔭下的牛餐飲連鎖加盟創業賺錢嗎
2023如何從加盟創業成功案例中獲取經驗? 高雄吉食達創業資訊 台北潘恩創業優勢2023創業加盟的成功之道是什麼? 台中泉威豆花創業專案推薦 台南日日禾日創業商機

arrow
arrow

    j88t97c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